created_date: 2024-10-6
modified_date: 2024-10-25
数字极简
数字极简的想法我大概也有了好几年,大概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控制不了看手机我就有了类似的想法。不过,那时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心中玩性炽热,加上没有对应的方法论,没有解决措施,到了现在。
书中给数字极简的目的我很喜欢,掌握自己做什么的能力。我想要能够决定自己去做什么,而不是在网络中得到什么。很多时候浏览网页,翻来翻去,就是为了得到可能的心里快感,这种类似赌博的心理是不好的,是不确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是浪费时间的。在掌握自己看什么,不看什么后,才好得到内心的满足。
我也希望得到内心的满足,首先就是卸载了稀土 APP/这是书中看到的一种方式,这种咨询 APP 反正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查看,在手机上卸载不会影响咨询的获取,同时也阻止自己随时随地翻看手机的想法。以前也曾经试过卸载 B 站,后来还是下回来了,那这基本上就是最大的挑战了。
再就是,可以减少关注的博主数量。如果不在视频平台去执行这点,那 RSS 确实仍然是一个好的选择。FOLLOW 出后可以官网一下,现在对我来说,我是用 Thunerbird 的 RSS 能力去扒小众软件和果核剥壳的内容,用被动提醒的方式减少阅读这两个大头论坛的时间。Thunderbird 还可以进行筛选,从而过滤对我来说无用的信息(还是挺多的)。
今天看完全篇了,其实整本书要传递的内容就是如何远离手机低质量的娱乐活动。手机是和人随身携带的媒介,其能力之通用之丰富,引起了希望通过人们注意力来赚钱的另一批人,他们利用注意力赚钱。后面的几篇阐述了一些帮助实现数字清除的方案,如定期访问社交媒体,避免点赞的简单交流诱惑,使用老人机代替智能手机,将社交媒体定期和定点(在 PC)上执行。
总得来说,就是要避免低质量娱乐的随时随地,减少盲目娱乐的机会和时间。
我对社交媒体采用的简单交流诱惑挺有体会的,在 QQ 上连续说了半个小时的话,如果面对面讲 5 分钟左右就可以讲明白讲清楚。把一些不容易说清楚的事情(生活事情)放在网络上聊天,无疑是费事费力,吃力不讨好还容易因为缺少实时性和缺少非语言之外的细节从而造成误解。
一些的交流都不如线下交流,我深刻认识到线下与人沟通的重要性。人真正重要的对象可能只有 150 个(我忘记了啥理论),那么网上那么多“好友”,只是短暂地在某个时间和自己有一定的交集而已,这种交流维持与不维持其实对自己的实际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影响。